2006年通鋼股份二煉鋼廠共生產轉爐鋼171.5萬噸
2007-01-22 來源:搜鋼網 文字:[
大 中 小 ]
2006年,股份二煉鋼廠共生產轉爐鋼171.5萬噸,完成公司下達的目標計劃的102.39%;鐵水消耗996.528公斤/噸, 與去年同比降低了17.08公斤/噸,創(chuàng)轉爐生產以來鐵水消耗最好水平;鋼鐵料消耗達1108.507公斤/噸, 與去年同比下降0.7公斤/噸;白灰消耗76.2678公斤/噸,與去年同比降低15.1385公斤/噸。氧氣消耗64.2113立方米/噸,與去年同比降低1.47立方米/噸;連續(xù)3年實現(xiàn)了工亡、重傷和重大設備事故為零的目標。
那么在鐵鋼矛盾加劇,特別是下半年,有80%以上的班次處于等鐵狀態(tài)的情況下,二煉鋼廠是怎樣取得如此好的成績呢?
一、向優(yōu)化生產組織布局要效益
2006年面對三煉鋼廠和熱軋板帶廠配套生產線的逐步順行,鐵鋼之間矛盾也逐步加劇,二煉鋼廠迅速調整生產組織布局。4月、5月分別將1#、2#連鑄機由生產100方改成120方,改造后對爐前不斷降低出鋼溫度,更好的協(xié)調組織生產提供了先決條件,同時也為減少備件消耗費用,降低勞動強度,減少工藝事故,提高連鑄坯端頭質量帶來了有利條件。另外,在鐵水相對充足時,采用三臺爐對四臺機生產;不足時采用單爐對單機生產的生產組織模式,這不僅減少了生產過程的損失浪費,對爐前降低出鋼溫度,強化生產過程控制,加強鋼包管理,減少鋼包、中間包等使用個數,降低水、電、風、氧及設備維護等費用支出,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。三是根據鐵水的數量和成分精心組織生產,做到了鐵水全部走混鐵爐,穩(wěn)定入爐原料的配比和數量,在鐵水能滿足生產的情況下,抓住時機創(chuàng)高產,5到6月份三煉鋼停產調整期間,二煉鋼廠創(chuàng)下了平均日產達232爐5904噸的年內最好水平。
二、向精細化管理要效益
二煉鋼廠設備陳舊,工藝落后, 2006年根據鐵水量少,生產節(jié)奏較慢的實際,在精細化管理上加大了力度。首先實行了日成本核算,加大了成本考核。二是根據生產組織模式發(fā)生的變化,進一步完善了經濟責任制和各項專業(yè)考核,實行了責任追究制,問題分析制和專業(yè)督辦制。生產科、機動科、技術科對每天影響生產,出現(xiàn)的損失浪費及設備運行情況等進行通報,按各項管理規(guī)定兌現(xiàn)考核獎罰。做到了出現(xiàn)問題能夠及時發(fā)現(xiàn),處理、整改。三是細化了生產過程管理,爐前為切實實現(xiàn)穩(wěn)定裝入量,對廢鋼、鐵塊裝斗設專人負責。技術科對鋼包的周轉率進行嚴格考核,全年鋼包周轉率達到了5.37次,與去年相比提高了0.37次。加強了對連鑄連澆爐數的考核,使連鑄連澆爐數大幅度提高,一連鑄2臺機平均連澆爐數達15.46爐/包,同比提高了1.63爐/包,二連鑄三臺機平均連澆爐數達21.16爐/包,同比提高了0.66爐/包,全年平均連澆爐數達18.96爐/包,同比提高了0.09爐/包。為減少損失浪費,在廢鋼回收上,對15米跨、高跨下來的鋼渣,采取卸到渣跨用磁盤挑選后方可運走,回收渣鋼達2084斗8336噸。
三、向指標攻關要效益
二煉鋼廠在力求把有限的鋼水變成高附加值的連鑄坯的同時,在重點指標上加大了攻關力度,特別是集團公司提出對標挖潛以后,二煉鋼廠對照標桿指標制定措施,落實責任,成立了指標攻關組,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。在降低鋼鐵料消耗上,爐前實施了留渣操作和多吃廢鋼、鐵塊來提高鋼水收得率。
為降低合金消耗,根據生產鋼種的要求搞好合金配比,并在出鋼口維護,出鋼時間上加大了考核,嚴格執(zhí)行擋渣出鋼操作,提高合金收得率。做到了在品種鋼產量提高,貴重金屬使用量增加的情況下,合金消耗控制的一直比較好。
為降低白灰消耗,在爐前開展了降低白灰消耗競賽,嚴把白灰入廠質量關,生產過程中做到根據鐵水含硅量盡可能地多吃廢鋼來調節(jié)熱平衡,使白灰消耗大大降低,同比噸鋼降低白灰消耗達14.535公斤。
為降低氧氣消耗,把氧氣消耗指標進行了分解,加大考核力度,減少和杜絕跑、冒、滴、漏帶來的損失,使噸鋼氧氣消耗降低了1.284立方米。
四、向優(yōu)化品種、提高產品質量要效益
2006年二煉鋼廠注重總結以往品種鋼生產的經驗,教訓,不斷規(guī)范和完善每項品種鋼生產的規(guī)程和要點,大力開展品種鋼攻關,在生產45#、20#、TGD07、H08A等鋼種使,工程技術人員跟班組織。在促進已開發(fā)品種鋼的質量和生產能力不斷提高的同時,搞好新品種的開發(fā),新開發(fā)了6個品種,使轉爐鋼種結構與去年相比有了較大的變化,1-11月份二煉鋼廠共生產21個鋼種,品種鋼17個,產量達238968噸,占鋼總量的14.96%。另外,在提高連鑄坯的表面質量和內在質量上加大了力度,根據生產不同鋼種的質量要求,采取從改善水質,合理經濟地使用精煉爐和各種輔助材料來確保產品質量。根據冶煉品種的要求改善工藝水平,對與產品質量直接相關的鋼包底吹氬系統(tǒng),喂絲機系統(tǒng),電磁攪拌系統(tǒng),大包、中間包系統(tǒng)加大管理與考核力度,使這些工藝系統(tǒng)切實發(fā)揮了應有的作用,確保了工序間的銜接順暢,不僅使產品質量得到了提高,也相應減少了質量異議所造成的損失。
五、向引進新工藝、新技術要效益 圍繞降低成本,提高產品質量,積極發(fā)動工程技術人員動腦筋,出主意、想辦法,引進新工藝、新技術。特別是在爐前使用的留渣操作技術,對降低鋼鐵料消耗和石灰消耗效果特別好。在生產普碳鋼時,采用硅錳合金代替錳鐵初見成效。在爐前引進了出鋼擋渣漂技術,在連鑄引進了液面自動控制技術。為提高TGD07和H08A鋼種質量,采用鋁鈣合金代替部分鋁鐵,使這兩個鋼種減少了鋼中夾雜,鋼水的流動性大大改善,減少了結流的幾率,緩解了連鑄坯邊裂的產生。 六、向加大設備管理要效益 為降低設備事故率和提高設備可開動率,實行了專業(yè)督辦制,成立了設備點檢站,對全廠設備進行全方位宏觀監(jiān)控、管理和督導考核,設備管理實現(xiàn)了標準化、制度化和規(guī)范化。使設備故障率大大降低,設備可開動率大大提高。全年平均設備故障率為1.24‰,同比降低0.68‰。設備可開動率為98.91%,同比上升了1.22個百分點。嚴格按“本廠能修不外委;外委維修要質量;準備不足不檢修”的原則控制檢修費用。自行完成了600噸混鐵爐大修、1#、2#連鑄機改造及中修、6#轉爐500皮帶機和1#斗提機的中修等。在此基礎上,加大了備品備件和各種材料的使用與管理。全年制造費用實際支出總額達10705.7萬元,與計劃目標相比減少支出1002.5萬元。主要因素是一般修理費節(jié)支48.7萬元,材料費節(jié)支3.1萬元,固定費用節(jié)支120萬元。
文字:[
大 中 小 ] [
打印本頁] [
返回頂部]